本报讯 近日,为提高青少年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莞城生态环境分局志愿服务队组织30多名环保志愿者在周屋稻田开展世界湿地日生态文明实践及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莞城生态环境分局志愿服务队的队长热情地向青少年及家长们传递了湿地的科学知识和它的重要性。经过一场湿地科学探索活动,大家对湿地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紧接着,大家纷纷动手,共同清理稻田灌溉渠中的塑料垃圾,他们纷纷表示,将通过日常绿色生活习惯和积极参与“无废东莞”建设,凝聚生态守护力量。
这是莞城生态环境分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莞城生态环境分局通过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基地、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普活动等多种形式,持续提高了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环保热情,为建设绿美东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分局以志愿服务队为平台,成功举办了56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
以“绿色降碳生活”和“创享无废城市”为主题,活动深入生活、科学的各个方面,引导公众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从莞城所有水体的防污防治科普活动,到小型的社区生态斑块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从教授群众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创意物品,到关于塑料、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科普讲座,公众更深入地认识到绿色生活的意义,也对“无废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环保活动凭借其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吸引了大量群众的积极参与,同时吸引了一批长期服务志愿者。2023年,参与莞城生态环境分局服务的志愿者达到了794人次,服务参与活动的群众超过5000人次。
莞城生态环境分局方面表示,接下来将以推动广大青少年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列为抓手,继续加强社会化宣传教育,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继续结合自然科普、降碳、无废城市、野生动物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开展公民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计划结合环保纪念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效果。